在学习珠宝鉴定的相关课程中对于一些常用的名词进行了汇总整理,在这里分享给各位准
珠宝鉴定师们。
1、广义包裹体(general inclusion) 广义包裹体(general inclusion) 除宝石材料中所含的固相、液相、气相物质外,还将各种生长现象,如生长带、色带、双晶纹等,以及裂隙、解理、断口乃至与内部结构有关的表面特征,如钻石结节(knot)等都包括在内。可见,广义包裹体实际上涵盖了所有放大可见的内部特征。为避免概念上的混淆,将广义包裹体称为放大可见的内部特征,而狭义的称为包裹体(内含物)是可取的办法。
2、解理(cleavage,joint) 解理(cleavage,joint) 矿物受外力(敲打、挤压等)作用,沿着一定的结晶方向发生破裂,并能裂出光滑平面的性质称为解理。解理是由矿物的晶体结构决定的。由于晶体具有各向异性,键力在不同的结晶方位是有差异的,解理往往沿着面网间化学键力最弱的方向产生。解理按产生的难易程度,一般分以下几种类型:①完全解理:矿物在外力作用下,很容易裂成平面,解理面平滑,如方解石、萤石、钻石等;②中等解理:矿物在外力作用下,产生明显解理,但解理不太连续和光滑,有断口,如长石;③不完全解理:矿物在外力作用下,不易裂出解理面,解理面小而不平整,易出现断口,如磷灰石。
3、结晶习性(crystal habit) 结晶习性(crystal habit) 又称“晶癖”,指某一种矿物在一定外界条件下总是趋向于结晶成某一种形态的特性。根据单个晶体三维发育程度的不同,可将结晶习性分为3种基本类型:①一向延伸,如柱状、针状、纤维状等;②二向延展,如板状、片状等;③三向等长,如等轴状、粒状等。结晶习性主要取决于晶体的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同时与晶体形成时的外界条件(如温度、压力、浓度、粘度及杂质等)也密切相关。与矿物学不完全相同的是,在宝石学中常把多晶质材料的外部形状也描述为习性,如球状、葡萄状、石笋和石钟乳状、分支状、苔状等。
4、折射率(refractive index,RI) 折射率(refractive index,RI) 又称“折光率”。表示在空气中(严格说应是在真空中)和在宝石材料中光速比值的物理量,即折射率=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光在宝石材料中的传播速度。当光线从空气中进入宝石材料时,按斯涅耳折射定律,折射率=入射角的正弦/折射角的正弦(如图1)。从上式不难得出,光在宝石材料中的传播速度越慢,该材料的折射率越高。每种宝石材料都有特征的折射率(RI)或折射率范围。因折射率具有诊断意义,故成为常规宝石检测的一项重要内容。有各种类型的折射仪用来测定宝石的折射率(参见“折射仪”)。不同颜色的光具有不同的波长,它们在宝石材料中的传播速度也不同,因而用不同颜色的光所测得的折射率将不同。为此,规定在测折射率时使用钠光源的黄光,其平均波长为589.3nm,或使用相当的黄光。
图1
5、双折射率(birefringence)双折射率(birefringence)也称“重折率”、“双折率”,或简写为DR。是非均质材料(各向异性材料)两个主折射率之间的最大数值差。以石英为例,它的两个折射率分别是1.544和1.553,其数值差是1.553-1.544= 0.009,故石英的双折射率为0.009。
6、均质体(isotropic body) 均质体(isotropic body) 又称“各向同性体”。光学性质各方向相同的物质称为光性均质体。这类物质允许光在所有方向上以相同的速度通过,因而它们只有一个折射率值,故也称为单折射材料。光通过这类物质时不产生偏振化,自然光射入后仍为自然光,偏振光射入后仍为偏振光,且振动方向不变。立方晶系材料和非晶质材料都属于光性均质体,如钻石、石榴石、萤石、火山玻璃和人造玻璃等。
7、非均质体(anisotropic body)非均质体(anisotropic body) 又称“各向异性体”。光学性质各方向不同的物质称为光性非均质体。除非是沿光轴方向,否则任何入射光线都将被分解成两条振动方向相互垂直且传播速度稍有不同的偏振光线。因而,这种材料是双折射的。当双折射发生时,折射较少的是传播速度较快的光线,这条光线的折射率较低,而另一条光线的折射率较高。当光线的这两个组分离开该物质并重新进入空气时,它们依然是偏振化的。在正交偏光下旋转物台,非均质体呈现干涉色和四明四暗现象。在锥光镜下或加干涉球观察,可见各种干涉图。除立方晶系外,所有各晶系的材料都是非均质体。光性非均质体又可分为一轴晶和二轴晶两类。
参考资料:珠宝大辞典
推荐阅读:珠宝鉴定师培训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