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动态

【珠宝鉴定师培训】有机宝石——贝壳

更新于:2019-10-18 21:40:17

贝壳是人们生活中很常见的物品,通常用来作为装饰品来使用。贝壳是贝类、蚌类、海螺类等软体动物的钙质硬壳,在宝石学中同样属于有机宝石的一种,臻艺汇宝在本文珠宝鉴定师中介绍贝壳的相关知识。
贝壳的化学成分与珍珠较为相似,其无机成分为碳酸钙(CaCO3)另含有少量的水。贝壳中的有机成分主要为如天冬氨酸、甘氨酸等碳氢化合物。并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如硅、镁、磷等微量元素。
贝壳的颜色多为白色、棕色、黄色、粉色、灰色等,呈现油脂至珍珠光泽。
使用珠宝鉴定仪器测试,贝壳的折射率为1.530-1.685;双折射率为0.155;其集合体不可测。贝壳的摩氏硬度为3-4;密度为2.86(+0.03,-0.16);放大镜下观察贝壳为层状结构,表面叠复层结构、“火焰状”结构等。少部分贝壳可见特殊的光学效应如晕彩效应,有珍珠光泽。
贝壳是品种十分繁多。可做为饰品的种类有鲍鱼贝、黑蝶贝、白蝶贝、马蹄螺贝、珍珠牡蛎贝等等。

作为宝石来讲,优质的贝壳颜色或洁白无瑕或丰富,具有特殊的光学效应有晕彩或强伴色,具有强的珍珠光泽,且无瑕疵或裂纹,形状美观,块度大。

【名词解释】贝壳(shell)  
贝壳(shell)  指许多贝类软体动物所具有的钙质硬壳。贝壳在英文中的全称应是mollusc shell,通常可简称为shell,这与龟甲不同,龟甲必须使用全称tortoiseshell。贝壳主要由3层组成,其最外侧为介壳质(conchiolin, C32H48O11)组成的表壳层(periostracum),中间是由晶质碳酸钙(通常是方解石)柱体组成并由介壳质粘结的柱状层(prismatic layer)。这两层都是由外套膜边部的细胞分泌的,一旦形成后,其厚度不再增加。第三层,也就是贝壳的最内侧,主要由叠覆的文石片状晶体组成并由介壳质粘结,称为珍珠质层(nacreous layer),它是由外套膜的全部外表面分泌的,并在软体动物存活期间随时间增厚。晕彩是光从珍珠质层内部反射出时发生干涉效应的结果。长期光照下晕彩会减弱。习惯上,将贝壳内壁的珍珠质层称为珠母(质)。贝壳之所以较广泛地用于首饰业,如制作纽扣、珠子、镶嵌品及贝雕等,正是因为其内壁有这样一层珠母质。在双壳类软体动物中,最有价值的贝壳材料来自大个体的珠母贝属(Pinctada),如Pinctada maxima, Pinctada 
margaritifera,以及车渠(砗磲)贝属(Tridacna),如大车渠贝(Tridacna gigas,俗称大蛤Giant clam);在单壳类中最有价值的当属具蓝、绿晕彩色的鲍贝属(Haliotes)以及马蹄螺属(Trochus)。最重要的贝雕材料是冠螺属(Cassis)和凤螺属(Strombus)。用蝾螺(Turbo,俗称海泥螺sea-snail)贝壳磨成的仿珍珠称为“安的列斯珍珠”( Antilles pearl)或油珍珠(oil pearl),而用鹦鹉螺(Nautilus)贝壳中心螺环制成的类似于贝附珍珠的仿珍珠则称为“Coque de Perle”。采自中生代地层中的菊石(Ammolite)化石碎片有相当一部分是其贝壳的碎片。参见“珠母(珠母质)”。

臻艺汇宝——珠宝鉴定师都关注的珠宝鉴定师培训机构。

推荐阅读:【珠宝鉴定师培训】有机宝石